赋能而非管控:重塑绩效管理,激活组织内生动力

思博咨询
2025-11-12

  绩效考核,曾是许多管理者和员工心中的“痛”。年复一年的填表、打分、划分等级,不仅耗时耗力,更常常引发内部矛盾,挫伤团队士气。思博咨询观察到,在VUCA时代,传统以“管控”和“问责”为核心的绩效管理已然失灵,是时候转向以“赋能”与“发展”为目标的现代绩效体系了。

640.jpg

  这一转变的核心,是从“年度事件”变为“持续过程”。思博咨询倡导的绩效管理体系,强调以下三大转变:

  1.从“法官”到“教练”: 管理者的角色不应是坐在审判席上打分判决的法官,而应是陪伴在员工身边,提供实时反馈、资源支持和方向指引的教练。沟通的频率应从“一年一度”变为“一周一次”的常态化交流。

  2.从“回顾过去”到“展望未来”: 传统的绩效评估专注于对过去一年的表现盖棺定论。而现代绩效管理更强调通过持续的对话,共同设定下一阶段的目标,明确成长路径,将讨论焦点放在“如何做得更好”上。

  3.从“等级标签”到“成长洞察”: 强制分布的“ABCD”等级,往往带来的是内部的恶性竞争。思博咨询建议,绩效结果应成为一份个性化的“发展洞察报告”,清晰地指出员工的优势领域与待发展项,并与培训、轮岗等发展机会紧密挂钩。

  实现这一重塑,需要企业文化的支撑与工具的支持。营造坦诚、透明的反馈文化是基础,让员工敢于暴露短板,管理者乐于提供指导。同时,借助轻量化的绩效管理软件,可以固化沟通流程,让持续的跟踪与反馈变得简单可行。

  思博咨询认为,卓越的绩效管理,其最终目的不是区分员工的优劣,而是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在组织中清晰地看到自己的成长,持续获得赋能,从而激发自驱力,与组织共同进化。当组织从“管控者”转变为“赋能者”,其内在的生命力将得以彻底释放。

阅读0
分享